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60|回复: 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系简介

  [复制链接]
秋枫 发表于 2010-12-18 09: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年班学院
学院概况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其目的是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推动中国科技、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少年班的出现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1985年,在总结和吸收少年班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又称零零班),两类学生由少年班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少年班的办学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国内外教育家、科学家的充分支持和肯定,在2008年少年班创办30周年之际,中国科大成立少年班学院,现在少年班学院除原来的少年班和“教学改革试点班”外增加了“华罗庚班”、“严济慈班”。目的就是把过去中国科大少年班英才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

培养目标  

  少年班自创立以来,坚持从“破格选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出发,不断探索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倾力保证少年班教学和管理的开展。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凝炼成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办学理念和重基础、“轻”专业,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宽口径个性化培养模式。秉承中国科大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为培养未来10-20年后中国乃至世界上学术界、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在培养模式上,少年班以“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进行贯穿大学全程的、将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自主化学习与研究的培养过程。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先打基础,少年班学生进校后一至二年不分专业,首先集中强化数学、物理、英语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接近相关专业的要求。同时强调对现代科技前沿的了解和人文素质教育。一至二年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潜力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实行在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学习,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跨学科选修课程,提前选修课程,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等,也允许学生根据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进程,实行弹性学习。

毕业去向  

  少年班的群体优势不仅体现于在读学生的优异表现,更多的体现在校友的杰出成就。三十多年来共有2600多名优秀学子走进少年班学院,超过85%的毕业后进入欧美及国内各大名校和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他们中有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物理学会、医疗信息科学院、光学学会等学会会士;有新加坡李光耀顶尖科研奖、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Parkard科学和工程奖获得者。有超过50人在国内担任教授,如清华大学的翁征宇、林谦、詹正茂、袁睿翕、刘磊等,北京大学的胡天跃、蒋莹莹、张俊妮等。有近百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担任终身教授。其中仅美国哈佛大学就有少年班毕业生庄小威、江红雨、牛天华、蔡天西、尹希等担任终身教授。另外少年班学院走出了微软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张亚勤,美国贝恩斯坦公司(Bear Stearns)总裁陈一栋,德意志银行中国分行董事、总经理高峰,凯杰(QIAGEN)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施晨阳等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的精英。

  2010年,少年班学院共有本科毕业生123人,其中57人获得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50人保送或考取国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其他16人选择直接就业。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0-12-18 09: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系
  数学系于1958年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主持创办并任首任系主任,关肇直、吴文俊、冯康、龚昇、王元、万哲先、陆启铿、石钟慈、林群、张景中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本系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江学者特聘岗位设置学科,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数学所有博士点),其中基础数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家"211工程"建设中,数学与非线性科学是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吸引高水平的学者来我系讲学,学校为本系设立了“华罗庚大师讲席”及“吴文俊大师讲席”。

师资队伍
  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创业, 现已形成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系现有教授20人、 副教授30名、 讲师9人,其中拥有2名长江学者、4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8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年轻学者均具有国内外博士学位,形成了求实创新的治学风格,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系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两项,中科院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数学研究所经中科院批准,成立于1983年,主要任务是从事数学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培养目标
  五十年来,中国科大数学系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两位中科院院士,一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六十多位在海外著名高校工作的数学家,二十多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打好基础、淡化专业、提高素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和创造性才能的从事数学研究和应用的优秀人才。为此,本系注重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同时开展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多种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基础和综合运用数学与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9年起,数学系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了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培养世界级的精英数学人才,“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每年从数学系和少年班新生中选拔30人左右。

毕业去向

  多年来, 本系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他们中有的已成为有影响的数学家,有的凭借自身的深厚数学功底,走进计算机、信息、经济等应用领域并做出突出成绩。每年的毕业生中,约50%左右获得美国或欧洲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约30%被保送到中科院相关院所或国内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本科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简介: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 掌握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 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的能力。 毕业后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简介: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计算机和软件开发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开发软件等的能力。毕业后能在科技、教育、信息安全、经济各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应用开发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0-12-18 09: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学院

学院概况

  物理学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天文学系和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组成。物理学院内建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物理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同时,学院还紧密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物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涵盖物理学、天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4个一级学科,包含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天体物理、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光学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物理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马大猷、吴有训、彭桓武、钱三强、朱洪元等曾在各系担任重要职务并执教多年。现任院长为欧阳钟灿院士。现有教职工232人,其中教授88人,副教授60人。教授中有中科院院士8名,博士生导师80名,“千人计划”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名,中科院“百人计划”19名。学院设有“严济慈大师讲席”和“赵忠尧大师讲席”,并聘请国内外近百名学者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科研成果

  物理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以及大科学工程建设,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211工程”、“985工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学院每年发表科学论文约500篇,1999年-2009年,物理学院在美国ESI统计的论文发表总数和被引用总数均居海峡两岸三地高校之首;2002-2009年8年间,在物理学界最著名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共发表30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90篇,均居国内物理学教学和研究单位之首。2002年以来,学院有两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有11项成果17次入选国际物理学重大年度进展、国家科技部年度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是国内高校成果入选最多的学院。

培养目标

  物理学院以培养物理学前沿和与物理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学院的物理学和天文学均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首批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本科生前期主要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实验动手能力训练,后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能力分别在10个二级学科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通过所系结合,物理本科教育还设有英才教育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班”、“应用物理英才班”、“王大珩光机电英才班”、“天文英才班”。学院的本科毕业生约80%进入国内外大学或研究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多年来,物理学院所属各系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包括1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从事国防事业的将军,以及活跃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年轻学者。

毕业去向

  物理学院毕业生就业、深造的前景十分优异。本科生毕业时读研率达到80%以上,在国内高校中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出国留学的比例最高,2009年物理学院获得世界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加州理工、耶鲁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数量在国内高校中最多。近年来,一大批留学校友纷纷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就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工作,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物理系(原名技术物理系)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建校时即设置的系之一。首任系主任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院士担任。先后还有马大猷、严济慈、钱临照、朱洪元、曾泽培、王守觉、章综、李荫远、张宗燧等著名科学家在物理系任职、任教。1964年,与生物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物理教研室合并组成物理系。1978年系调整时物理系保持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低温物理、磁学、固体发光、光学等物理专业。2009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光学专业从物理系中分出,单独建系。目前物理系包含凝聚态物理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其中凝聚态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低温物理学报》编辑。

  物理系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5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人才5000余名,毕业生中已有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每届本科毕业生约110人左右,80%左右的同学在国内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
     物理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9位;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15人。
  物理系的教师目前承担有国家重大基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等多种重要科研任务,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居全校前列,历年所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近代物理系(4系)1958年创办于北京,时名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赵忠尧院士,严济慈、张文裕、彭恒武、关肇直等知名学者曾任教于此。1961年更名为近代物理系,1970年近代物理系随校迁至合肥。现已成为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近代物理系现有五个博士学科点: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分属于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
  近代物理系设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物理电子学四个专业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自2000级起本科学制四年,本科前2年以扎实的数理基础教育为主,后2年结合研究前沿进行泛专业的基础教育,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研究。约40%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为主。近代物理系的教育特点是:重视基础,崇尚学术自由,坚持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近代物理系现有教职员工118人。教授4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8名;副教授30名。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校本科学生近500名,研究生近200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者70名。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是以原物理系光学专业为主,为发展我国光学事业而专门在2009年成立的系,该系设有光学和光学工程两个专业,光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系拥有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以研究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计算机为目标,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成果,量子信息领域研究方向为:量子密码及其应用, 量子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 量子计算新机制研究, 量子信息基础理论。

  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光电子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研究为主要方向,在聚合物光子学、纳米近场光学、生物光子学、纤维光学和光纤传感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研究成果,为光电子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系现有教制职员工3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0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人,副教授12人。

  该系承担由郭光灿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国际合作等多种重要国家科研项目。量子信息团队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该系在光学领域研究实力居国内高校之首。已发表论文 600多篇,其中Nature 1篇、Phys.Rev.Lett. 15篇。

天文学系(22系)的前身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建校初期,由著名物理学家施汝为、钱临照教授先后担任主任,吴有训、严济慈教授等我国物理学界老前辈也在该教研室执教多年。文革后重建,1983年改为基础物理中心,承担全校的主要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任务,同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和博士后等高级研究人才。为使我校在世纪之交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适应新世纪物理学在探索宇宙、理论物理、应用物理领域迅猛发展的趋势,加速在新兴和重点学科领域那的高层次人才培养,1998年起正式启用现名并同时招收本科生。
    现有教职员工60人,其中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8人。
    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系设有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天体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实行"四二三学士、硕士、博士"分流培养制,拥有一套完整的中、高级人才培养机制。
    我系师资队伍雄厚,梯队构成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甚强。在教学方面,承担着全校的大学物理实验,部分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课程。我系教员是CUPEA物理研究生出国考生和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培训班的骨干。

  科研方面,承担着国家大型科学工程“大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中的课题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委资助的数十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有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的科研项目。已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个人奖和集体奖数十项,《大学物理实验》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电磁学》获省级精品课程。
风摆柳 发表于 2010-12-18 09: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一遍。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0-12-18 0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现由化学物理系、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五部分组成。首任院长朱清时院士,现任院长李灿院士。学院内建有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先进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同时,学院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学院的学科领域涵盖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二个一级学科,包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可再生生物质洁净能源、应用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与材料加工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学院的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均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20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教授65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1人。

科研成果

  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以及大科学工程建设,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每年科研经费逾4000万元。自2000年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 Nature Materials、J.Am.Chem.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Phys.Rev.Lett.等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刊物上。

人才培养

  学院以培养从事前沿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制开发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化学基础理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本科生前期主要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实验动手能力训练,后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能力分别在10个二级学科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

毕业去向

  学院本科毕业生80%以上进入国内外大学或研究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多年来,学院所属各系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为国家的科学教育、经济建设、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学院共有本科毕业生258人,其中获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114人,保送或考取国内大学及科研机构研究生共84人。

化学系成立于1997年,现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四个学科方向,化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现有教职员工共59人,包括教授2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10人,副教授22人(包括3名高级工程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J. M. Lehn教授和美国化学会前主席R. Breslow 教授担任名誉教授,17名国内著名学者受聘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目前在校博士生143人,硕士生290人,本科生288人。

  化学系本科设化学专业,学制4年。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良的计算机操作和化学实验技能。80%以上的毕业生被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录取为研究生,其余学生为各科研机构或公司等聘用。

  化学系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以及环境工程硕士学位点,并可接纳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内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高等教育等工作。化学系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突出的科研成果,是我校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年争取到的科研经费(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数量在全校都名列前茅。

  化学系的主要科研方向有无机合成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材料有机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生命分析化学、分析科学、仪器分析、水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膜技术及其应用等。

  现任系主任是洪茂椿院士,执行系主任王中夏,系总支书记顾洪举。

化学物理系是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时,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郭永怀,柳大纲亲自创办的,旨在培养兼有化学和物理两方面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发展“两弹一星”对于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人才的需求。建系时设“高速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物理力学”两个专业。1964年中国科学技技术大学将四个与化学相关的系并为近代化学系, 1994年又恢复化学物理系的名称。首任系主任是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永怀先生。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专业于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现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师资力量雄厚,现在岗教职工4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朱清时院士和吴奇院士),教授18人(博导1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副教授(和其它副高职称)14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和物理奖获得者K.Siegbahn教授应聘担任本系名誉教授,另聘国内外院士和教授29人担任我系客座/兼职教授。目前化学物理系的教师不仅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而且大多都在国外大学工作或学习过,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已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科研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现已本科毕业生1300余人,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00余人。化学物理系本科设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专业,学制4年。本着“化学与物理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 的指导思想,坚持站在化学物理的前沿,理论与实验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化学与物理的交叉并向材料、生命科学渗透。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目前在校博士生80余人,硕士生80余人,本科生280余人,8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被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录取为研究生,其余学生为各科研机构或公司等聘用。

化学物理系的主要科研方向有单分子物理化学、原子分子光谱与化学动力学、表面物理化学与催化化学、胶体与生物大分子物理化学以及理论与计算化学等,已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目前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973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50余项科研任务。

现任系主任是包信和研究员,执行系主任罗毅教授,系总支书记阎立峰副教授。
(本文数据截至2009年9月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应国民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于1987年成立。(其中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二个专业于1996年分出组建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伴随新技术、新材料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合成、制备技术、组成、结构、性能和应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变化规率。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按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两个专业组织本科教学,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加工工程3个博士点,同时还招收无机(固体)化学、凝聚态物理博士生。本系含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内耗与缺陷开放实验室、固体化学与无机膜研究所以及材料化学青年实验室。

  教研队伍共40人。有教授16人,研究员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7人,高工2人,讲师3人,助教3人。现有学生人数:本科生230人,硕士生67人,博士生72人。有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3人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引进境外杰出人才”计划,1人获杰出青年基金B。他们都活跃在国内外材料科学的前沿。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和部委的科研项目25项,约1000余万人民币。在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及相关体系、氧分离膜及反应器技术、中温燃料电池、以及量子力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中均取得了重要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二、专业简介

一)材料物理专业

  学习运用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并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研究材料制备、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物理和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较熟练地掌握材料物理实验技能,并具有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既能从事新材料(尤其是无机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也能从事理论分析工作。

二)材料化学专业

    研究新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制备工艺、组成、结构、性能、应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和现代化实验技能,特别是应具有固体化学和材料合成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有关实验技能,以及研究开发和生产新型无机材料工作能力和计算进行科研的能力。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时就成立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成立的高分子系,分为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四个专业。1959年合并为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专业。第一任系主任由北京化学所的党委书记华寿俊兼任;第二年就由我国高分子化学的前辈王葆仁院士任系主任,并兼任高分子化学教研室主任;我国高分子物理的前辈钱人元院士任高分子物理教研室主任。随后,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两个专业先后归属于近代化学系、应用化学系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7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高分子系恢复建制,更名为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简称高分子系)。2001年,原属应用化学系的辐射化学专业并入,加强了高分子系的综合实力。近期,同属中科大高分子学科的吴奇院士,张广照教授,李良彬教授,闫立峰副教授等加入高分子系,从而进一步壮大了中科大高分子系的科研力量。

  高分子系建系后的三十年内,逐步调入和留校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老师,凝聚成了一支精悍的教师队伍,他们研究领域涉及广泛,在全国高校中屈指可数,为高分子系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复系以来,在中科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系师生的努力下,高分子系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高分子学科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之一。尤其2000年起,随着中科院"创新工程"的实施,高分子系不断充实力量,人才辈出;三位年轻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张广照教授,刘世勇教授,王均教授);三位教授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张其锦教授,刘世勇教授,梁好均教授),目前目前中科大高分子系共有四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吴奇教授,张其锦教授,刘世勇教授,梁好均教授)。吴奇院士自2005年担任Macromolecules和Langmuir杂志编委以来,于2006年初开始担任Macromolecules杂志副主编。潘才元教授2006年1月起担任Macromolecules杂志编委,也是国内第一个在大分子杂志担任编委的全职教授。因此中科大高分子学科目前共有两位教授在高分子的顶级专业杂志Macromolecules上担任编委或副主编。

  高分子系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14名,副教授8名;每年培养20-30名博士,40-50名硕士,在读本科生约200名。每年可从应届毕业生中免试推荐15名以上德智体全优的学生直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自2000年以来,高分子系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项973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 (4项)和面上项目 (近3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科学院方向性创新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仪器研制项目(1项)、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5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项),以及多项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研究和开发等重要项目,科研经费累计超过5000万元。2005年"大分子溶液和胶体" 教育部创新团队获审批通过。

  获知识产权局各类专利15项,而且多项发明专利已经产业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进而获得了两项国家级火炬计划和一项国家重点火炬计划的支持。在广泛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辐射乳液聚合制备水性乳胶漆的技术已经进入稳定的工业化生产,成为我校唯一独资而且规模化的特种环保涂料生产基地。"紫外光交联聚乙烯电缆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取得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在实现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为我国交联电缆生产技术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近三年来,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129篇,而且逐年递增,2005年达15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重要论文每年发表约18篇,2005年为28篇。2006年已经有9篇高影响因子论文发表或正式接受,其中PRL一篇。2005年,高分子系连续有两篇论文入选Macromolecules杂志 "20 most accessed articles"。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0-12-18 10: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概况


  生命科学学院由我国著名科学家贝时璋先生创建。学院由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医药生物技术系(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合办)和系统生物学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合办)组成。学院拥有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三个研究部、中国科学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与教学机构。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专任教师89名,其中教授35名,副教授17名。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名,“长江特聘教授”4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2名,省级教学名师2人。科技部“973”项目和基础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10名,国家杰出青年海外合作基金6名,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主持人3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主持人10名等一批学术带头人。教授中60%是近年来从海外引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结构生物学群体和免疫学群体分别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院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聘请大批院所专家来学院为学生上课和讲学。

科学研究

  学院承担了一批国家973、863、“211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科研项目和基地建设项目。以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基础性为先导,以学科交叉为纽带,学科设置新颖、前瞻,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在一些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中取得了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在21世纪生命科学前沿学科-结构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科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生物医药技术等若干领域已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其中“介导肝脏损伤与再生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机制”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培养目标

  学院以生命科学领域精英人才培养为目标,不仅注重基础理论教学,使学生既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又有广博的生物学知识面,同时还注重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培养具备从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学院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生物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单位。生物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8个博士点。学院还拥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毕业去向

  秉承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目的,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中型生物医药企业和其它相关用人单位的青睐,每年约有40%的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读研率达80%。

本科专业设置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学制四年。本科专业按生物科学门类招生,每年招收本科生100名左右,生源质量在全校名列前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二级学科招生。有博士生导师(含兼职博导)60多名,目前每年约招收硕士生130多名(包括所系结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0多名。学院还拥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本科教育历来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毕业生具有较为扎实的数理化知识基础。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生命科学研究平台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院所学科和科研平台,为本科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毕业本科生中,每年有1/3的同学获得奖学金出国深造,1/3以上的毕业生攻读本校、中科院和国内其他高校的研究生。

  本科培养实行3+1学制,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校内科研实验室和中科院相关研究所从事毕业论文研究。积极围绕知识创新和学科交叉,在人才引进、学科方向调整,新前沿项目部署等方面,建立和发展了蛋白质科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免疫生物学和医药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系统生物学等新的学科门类。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中,有3人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人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多人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
  学院现有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专任教师87名,其中正高级职称32名,副高级职称13名。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6名,“长江特聘教授”3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2名,省级教学名师2人。科技部“973”项目和基础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10名,国家杰出青年海外合作基金6名,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主持人3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主持人10名等一批学术带头人。正高职称中60%是近年来从海外吸引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结构生物学群体和免疫学群体分别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通过多年不懈的建设,中科大生命学院已拥有一支学科、学缘、学历、职称等结构较为合理的生物学专业的专任教学与科研力量,基本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此外,在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指导下,来自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院所的兼职教师也在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的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专任教师87名(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32名,副高级职称教师12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生理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为安徽省精品课程。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0-12-18 10: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学院概况


  地球和空间科学的研究领域由地球内部延伸到行星际空间,包括这个广大区域中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以及物质的运动和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其目标是以物理或化学为基础,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她周围的宇宙空间,了解地球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其它星体对她的影响,为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基础。学院在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含空间物理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是排名第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地球化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是省级A类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

  学院现任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颙教授。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教授29名,副教授2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6名。

科研成果

  学院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是第三世界科学院的地球科学与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每年在国际SCI刊物高影响因子区发表论文数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前3名。1993-2007年期间发表论文中有4篇的引用率超过200次,4篇的引用率超过100次,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 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9项。有5人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培养目标

  学院按地球物理学(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科学四个专业组织教学与科研,能够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招收博士后。学院注重培养本科生具备深厚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以及英语能力,注重本科生全面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训练学生具备坚实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技术,较强的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能力。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各行各业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科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后可自主选择专业和学科方向。

毕业去向

  学院从1958年科大建校时起就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经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在各个专业方向上的科研和教学生机勃勃、成绩斐然。每年约70%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学院培养的学生中已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1人,6位博士毕业生获得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学院既培养了以温联星、宋晓东为代表的一大批活跃在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的学者,有多位毕业生在美国和欧洲的著名大学中获得了终生教授职位,也培养了如邓中翰、张捷、唐明等一些在其他高科技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企业家和专家。

  2010年的85位本科毕业生中,有24人获美国著名大学全额奖学金,占毕业生总数的28.2%,有36人在国内著名大学继续深造,占毕业生总数的42.3%。

固体地球物理: 
运用物理学的各种原理和方法,以强有力的数学和计算机应用为工具,来研究固体地球的整体行为及其内部结构、物质组成、状态和运动规律、各圈层的演化和相互作用等动力学过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整体地球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为认识和预报地震、火山、滑坡等自然灾害,为资源探测、能源开发、工程建设、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空间物理:
   主要研究发生在太阳大气、行星际空间和地球空间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动力学过程。本学科点成立于1958年,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9人,副教授1人。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973、863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两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近三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文章近百篇,其中国际刊物上40余篇。其中有三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一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二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主要研究方向有:(1)空间等离子体物理;(2)太阳大气和行星际物理;(3)磁层物理的研究;(4)中高层大气物理。

大气科学:
   运用物理、数学、化学的理论和新的探测技术,研究大气运动及其变化的过程、机制与规律,探讨物质和能量在大气中迁移和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地球化学:   
运用现代化学理论与分析技术研究地球内部不同层圈岩石、矿物和流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应用元素和同位素示踪方法解决岩浆演化、变质作用和成矿环境等基本科学问题,认识地球及其表层板块运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探讨在自然条件下各种化学反应的机制等。

环境科学:   
运用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地球固体圈层、水圈和生物圈、气圈以及近地空间等各个圈层的具体环境问题进行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的研究,包括环境的演化、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0-12-18 10: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是在能源紧缺的关键时刻,瞄准国家核能源战略需求和核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而成立的,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根本宗旨是围绕先进核电、热核聚变的发展、核科学装置建设和核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核事业培养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学院的本科教育拥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学科,下设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核医学物理、核安全与环保四个专业方向。学院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历年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中学科排名第二。

师资队伍

  学院汇聚了一批知名的核领域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学者,具有大科学工程建设背景,在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地位,是一支团结协作的队伍。学院拥有教授69人、副教授64人,其中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的达20余人次。

科研成果

  学院实现强强联合,以国际重大科学计划为牵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多台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及国家实验室,体现了中国当前核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在核聚变领域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等离子体物理和微波工程、同步辐射相关实验技术和光学工程技术的创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国内外影响的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培养目标

  学院具有“本-硕-博”完整的教育体系,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特色鲜明,具有理工结合、核裂变与核聚变科学技术结合、加速器与同步辐射应用结合的三大特色。同时,学院与国有大型核电企业集团、核领域重要科学研究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关系。秉承中国科大“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坚实宽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知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核科学技术领域杰出人才。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大型核电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国防单位或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参加核领域大科学工程建设。本科毕业生中超过50%的学生获得国外著名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内继续深造,其他毕业生则主要在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以及高校、研究院所工作。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0-12-18 1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由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自动化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以及直属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组成,院长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的李卫平教授。学院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即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无线网络通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技术安徽省工程实验室。目前,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含14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授36名、副教授51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29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名,大师讲席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7名。

科学研究

  信息学院的学科体系完整,专业方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中国科大理工结合的优势,在语音信息处理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引领国内语音及语言技术的发展。在若干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和一定的国际影响,如无线通信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网络体系结构与新媒体应用、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毫米波工程技术、过程先进控制与系统建模、国家新一代音视频标准等。在上述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学院大量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还与许多国内外著名企业有紧密合作。近年来取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重大科研成果奖励8项,授权专利57项。

培养目标

  学院拥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培养与拓展性实验训练。学院一贯保持重视信息科技领域的基础理论,强调科学与技术结合的鲜明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学生的数理、信息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能力的教育,转变传统的“工科”培养方式,着重于高技术前沿学科领域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能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具有技术创新和竞争的能力。学院的电路与系统、微机原理与系统、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电子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安全等教学实验室,具有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此外,高年级大学生直接参加科学研究,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到科学技术的前沿,接受良好的科研和工程训练。学院的学生素以活跃著称,在国际国内外多项科技活动中,取得3次国际语音技术比赛第一名等优异成绩。

毕业去向

  学院先后培养了4名院士,12名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毕业生中已有4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授予全国各行各业青年杰出代表的崇高荣誉,在信息科技领域所有7名获奖者中,有6名来自中国科大!

  近年学院毕业生就业、深造的前景十分优异,本科生获得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比例20%;国内深造比例55 %,集中在本校和中科院在京沪的各研究所以及其他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就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工作,如微软、IBM、华为、中兴、中电集团等,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0-12-18 10: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枫 于 2010-12-18 10:33 编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概况

  中国科大于1958年建校时就设置了计算机专业,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夏培肃先生等亲自执教。创办之初,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自主设计并成功研制了我国第1台通用计算机--107机,并于1960年安装于中国科大,于1975年成功研制了小型机KD-3;1982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与中科院计算所联合培养了国内首批博士;1983年与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制成功了功能分布式阵列处理机系统GF10系列以及微型机KD-4和KD-5;1990年获得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点;1995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2000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经教育部评审为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3月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为基础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本学科所辖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四个二级学科均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系统结构为省重点学科。本学科还具有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两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我校成为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的首批建立国家示范软件学院的单位之一。本学科点的支撑实验室有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省高性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计算与通讯软件重点实验室、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大超级运算中心和信息科学实验中心。

  计算机学科是国家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111引智计划”重点支持的学科,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和安徽省研究生教育产学研基地。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其中院士2人,大师讲席教授2人,另外,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十多位研究员在学院授课、招收研究生。学院已经形成了以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等为学科带头人,由教授、副教授以及一大批优秀年轻学术骨干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

科研成果

  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以高性能计算与应用、智能计算与应用、网络与安全计算、可信系统软件理论及方法,以及先进计算机系统为主要科研方向。在高性能计算的基础理论、算法、软件工具环境以及应用系统等方面,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在智能计算与应用研究方面,中国科大 “蓝鹰”队在历年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比赛中获得多项冠亚军,已成为国际机器人足球的三甲之一,自然计算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可信系统软件理论与方法、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计算、网络协议理论与技术、安全操作系统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并成功应用于曙光、联想、华为、中兴等公司的产品中。近五年,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项,国家863重点与面上项目18项,国家973子课题6项,国家发改委示范项目2项,以及其它科研合作项目100多项。获得省部级各种奖项30多项。

培养目标

  学院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和全面素质教育的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

  毕业生既可到科研部门和教育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又可到高新技术企事业从事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及其应用研发和管理工作。近年来,获得国外著名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比例近20%,国内读研比例40%;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高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大型国企和金融机构工作,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4-30 22:41 , Processed in 0.1815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