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2|回复: 0

[转帖] 【新安晚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今年或...

[复制链接]
一口一乐 发表于 2019-3-11 14: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揭牌成立,安徽省立医院以直属附属的形式并入中国科技大学,命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年多时间,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人才培养启动、多个顶级团队入驻,“科大新医学”创新实践加快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朝着国内一流的医院迈进。在北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的专访,畅谈校院融合、人才培养、上会关注领域。
顶尖团队入驻中国科大附一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由中国科学院、安徽省政府、国家卫计委三方共建,自成立开始就备受关注。据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过在Nature杂志发布全球招聘启事、顾问委员会工作小组遴选,知名旅美学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血液科副主任程临钊教授于2019年春节后正式“挂帅”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出任部长一职。
不仅如此,一年多时间,多位院士如王红阳、葛均波、卞修武、蒋华良、赵宇亮和他们的研究团队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田志刚院士、申勇教授等已经入驻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并分别建立“肿瘤学”“人工智能与医学创新”“智慧病理”“药物化学生物学”“肿瘤诊疗智能纳米系统”“免疫治疗”和“神经性衰变机理”院士工作室和研究中心,阵容强大。
包信和告诉记者,目前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建立了8~10个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全部设在医院,基本都是以院士或著名专家领衔,每个团队在各自领域水平都非常高。基础研究将和临床紧密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医学研究的水平,也能造福安徽百姓。
探索“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去年首次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加快推进“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创新实践。
“去年我们招了近60名研究生,基本上还是在生命科学、医学基础研究这些方面。”包信和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教育部认定的20个可以自主设置专业的高校,今年计划探索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新增临床医学专业。
“今年我们希望能够把临床医学的研究生专业设置出来,最近一直在推动这件事,教育部非常重视。我们也已经申报了本科的临床医学专业方向。”包信和说。
如果今年增设临床医学专业,那招生规模是否会扩大?包信和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坚持精品办学路线,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总体招生规模都不会很大。
包信和透露,目前正在加快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在“中国科大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PhDPro⁃gram)”基础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签署创新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借鉴国际医学人才培养经验,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培养规律,体现医学教育对多学科教育背景人才的要求。
据了解,去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面向全校大一、大二在校本科生设立医学英才班。经过面试和遴选,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少年班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等21名同学入选。
“我们正在做一些改革,探索5+3的人才培养模式。”包信和说,这个“5”里,实际上要求学生在本科有3年的基础学科学习,然后2年学医科知识,接着再在研究生阶段学习3年医科知识,“这样就形成一个‘3+2+3’的模式。”

高新园区一期预计9月结构封顶
去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举行奠基仪式。据悉,该校高新园区北邻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西接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和正在建设的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筹)是一个完整的创新主体。两者同步规划,建成后将与已经投入使用的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构成一个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闭环,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大在合肥市区现有校区面积大约1800亩,作为科大新校区,高新园区规划总用地1500多亩。”包信和说,今年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前夕,他专门到高新园区施工现场了解建设情况,发现基建速度很快,建设水平很高,“非常不错,计划今年9月份一期几个楼的结构要封顶,我们总体规划希望明年年底就能交付使用。”
“(高新园区)建成了以后,我们会对学校园区的功能作一些调整。”包信和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以理科人才培养为主,西校区主要是工科和医科的基础学科教育等。高新园区未来更多专注新工科和高新技术发展,这也与合肥高新区的发展定位相匹配。
建设面向全国的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基因。包信和说,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经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顶级期刊发表了5篇文章,“我们不能唯论文论,但是我们鼓励这种有创新的高水平工作的发表,最近的这些工作涵盖量子科学、化学、地空、医科等方面,这也反映了学校在原创性的基础研究的众多领域有很强的活力。”
“在去年的人代会上,我提出要在安徽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一年时间,我们在省内科技需求比较旺盛的几个市,比如芜湖、蚌埠、阜阳和铜陵已经开始逐步建立这样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包信和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会在这些城市建一些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派驻科研人员,希望不仅是将中国科大,而且要将中科院和中国科大校友好的科研成果直接送到用户手里。我们的目标是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先进研究院,建设立足合肥、覆盖安徽、面向全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科研成果直接送到当地科技有需求的地方,同时各城市也会参与到我们的中心建设中来,共同建设这样一个成果转移转化的机构。”
建议建立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
作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一直以来,包信和非常关注我国科技伦理建设。“其实《关于建立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的建议》我已经提了两年了,今年会上再提,就是第三年了。”包信和说,过去可能人们对科技伦理关注不多,但是去年出现了一些科技伦理方面的事情,他明显感觉到人们对科技伦理的意识在增强,对建议的处理意见和反馈也很具体了。
“现在高科技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这样也就会给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具有不确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涉及到科技伦理的问题。”包信和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科研人员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包括科技方案的设计、科技目标的确定等,都应该同时进行科学伦理方面的考量”。
“科学的目的本来是要造福人类,如果可能会对人类造成灾难,那么这不是我们希望做和看到的。”包信和呼吁,希望能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权威性的科技伦理委员会,并统筹加强科技伦理研究和建设,让更多的科学家能够认识到,科技伦理并不是限制科学发展,实际上是为了科学更健康、更好地持续发展。
苏蕾艳崔雪美但孝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刘旸钟虹魏鑫鑫摄影报道

新安晚报 2019全两会特别报道 2019年3月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4-19 08:15 , Processed in 0.1453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