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回复: 6

中科大家长论坛会感想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地球物理学 于 2025-9-30 09:36 编辑

大学生家长论坛有感:在放手与守望间,共赴孩子的成长新程

作为一名大学生家长,参与论坛前,我总被“如何与成年孩子相处”“怎样帮他应对大学挑战”的困惑缠绕;论坛结束后,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开——原来,我们的角色早已从“主导者”变为“同行者”,而这场交流,恰是一场关于“放手与守望”的成长课。

1. 打破认知差:看见大学不只是“学习”

论坛里,在读生家长的分享让我对“大学”有了全新认知:有家长说“孩子加入科研小组后,学会了团队协作与直面失败”,也有人提到“社团活动让内向的孩子变得敢表达、会沟通”。这些细节打破了我此前“大学只要管好成绩”的单一想法,也让我理解了孩子口中“忙着做项目、办活动”的意义——大学不仅是知识殿堂,更是他锻炼独立能力、塑造价值观的“小社会”。当老师解读“大学‘宽进严出’的培养逻辑”时,我更明白:比起追问绩点,关注他是否能主动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才是更重要的事。

2. 共鸣解焦虑:原来“牵挂”是所有家长的底色

论坛中最戳心的,是家长们对“放手难”的坦诚分享:有人担心“孩子不会规划生活费,总乱花钱”,有人焦虑“他遇到学业压力不愿说,自己只能瞎猜”。一位家长说“试着每周和孩子通一次‘轻松电话’,不聊学习只聊生活趣事,反而让他愿意主动分享烦恼”,这句话点醒了我——此前我总在电话里追问“作业多不多”“考试怎么样”,却忽略了孩子也需要“情感出口”。当听到其他家长说“慢慢学会‘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我才发现,我们的焦虑本质是“放不下心”,而彼此的共情与经验,恰是缓解这份焦虑的最好良药。

3. 重塑角色观:从“包办”到“做孩子的‘后盾’”

论坛中一场关于“大学生家长定位”的讨论,彻底转变了我的心态。有家长提到:“孩子第一次独自跨省上学时,我偷偷帮他收拾行李;后来发现,他自己整理的行李虽然不整齐,却更符合他的习惯——原来,我们的‘操心’反而会剥夺他成长的机会。”这句话让我反思:此前我总想着“帮他找实习资源”“替他解决宿舍矛盾”,却忘了他早已是能独立思考的成年人。现在我试着“管住手、闭上嘴”,只在他主动求助时给出建议,反而发现孩子变得更有担当,遇到问题会先自己想办法。原来,我们的“退后一步”,才是给孩子“向前一步”的最好支持。

这场论坛没有“标准答案”,却有最真实的共鸣;没有“完美家长”的范本,却有彼此照亮的温暖。作为大学生家长,我们不必再纠结“如何做才对”,只需在“放手”中信任孩子的成长,在“守望”中做好他的情感后盾——毕竟,孩子的大学路,终究要他自己走,而我们的责任,是让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家永远是他的退路与底气。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巴山下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切的感受
欢迎常来论坛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口便笑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口一乐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遇到什么,家永远是他的退路与底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灰太狼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担忧,实际上是我们舍不得放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文心若水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爱,所以牵挂;祝福与祝愿,健康快乐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路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导向同行转变,赞同这个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5-10-4 03:22 , Processed in 0.1191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